 (一)梵名Kharos!t!ha   或 Kharos!t!i^。傳說中印度古代之仙人。又作佉路瑟吒、佉盧虱底、佉盧吒。略稱佉盧、迦留、盧吒。意譯作驢唇、強鵒鴻。據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一載,賢劫初,瞻波城王之夫人貪色欲,至園中與驢得一兒,人身驢面,夫人驚而棄之。兒以福力故,止于空中而不墮,一羅剎婦名為驢神,見而憐愍,乃接取入雪山哺育。及長,福德莊嚴,號佉盧虱吒,其身端正,唯唇似驢,故稱驢唇仙人。此仙苦行修道,后為一切諸天龍神等說星辰日月之運用。[阿毗曇毗婆沙卷五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一、翻譯名義集卷二、翻梵語卷五]
         
										(一)梵名Kharos!t!ha   或 Kharos!t!i^。傳說中印度古代之仙人。又作佉路瑟吒、佉盧虱底、佉盧吒。略稱佉盧、迦留、盧吒。意譯作驢唇、強鵒鴻。據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一載,賢劫初,瞻波城王之夫人貪色欲,至園中與驢得一兒,人身驢面,夫人驚而棄之。兒以福力故,止于空中而不墮,一羅剎婦名為驢神,見而憐愍,乃接取入雪山哺育。及長,福德莊嚴,號佉盧虱吒,其身端正,唯唇似驢,故稱驢唇仙人。此仙苦行修道,后為一切諸天龍神等說星辰日月之運用。[阿毗曇毗婆沙卷五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一、翻譯名義集卷二、翻梵語卷五]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