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呂澄。字秋逸,一字秋一。民國人。為歐陽漸之弟子。幼刻苦力學,曾讀畢大英百科全書。初級師范畢業之后,但憑自修即熟諳日、英、梵、藏、德等語文。一生治學,頗重視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及日本、西藏佛教之研究,而于佛書之版本與各譯本所依之梵藏原典亦極重視。曾撰雜阿含經刊定記,重譯‘西藏傳本攝大乘論’,并校勘藏文因明典籍,提倡因明學說,于法相唯識亦多所發明。為開民國佛學學術研究之風的少數學者之一。后繼歐陽漸主持支那內學院。著有因明綱要、佛教研究法、印度佛教史略、西藏佛學原論、觀所緣緣論釋等書。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