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唐代不空三藏之俗家弟子。任京城寺觀修功德使、知軍事上柱國涼國公。天寶十三年(754),在甘肅武威從不空受五部灌頂、金剛界大曼荼羅,是日道場之地大動,不空嘆異之。氏從不空受法三十余年,曾往來河西、南海問道,在凈影、鴻臚兩寺躬親供養。又不空曾授予銀道具、五股金剛杵、三股獨股鈴等。大歷九年(774)六月,不空示寂,氏奉敕監護葬儀。同年七月,奉敕具奏不空弟子之功業,并擇地修建不空之塔;八月,于興善寺翻經院造舍利塔。大歷十一年十一月卒。于不空表制集卷五載有‘故功德使涼國公李將軍挽歌詞二首’。[不空表制集卷三、付法傳卷下]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