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登錄持有度牒之僧尼名冊。明代為杜防偽妄之僧,乃列記受持度牒之僧尼名籍,制成簿冊,頒發天下寺院以備用。又稱周知板冊、周知文冊。據釋鑒稽古略續集卷二載,明洪武五年(1372),敕命僧道錄司造列周知冊,頒行于天下寺院、道觀。二十七年正月,頒布僧道禁令榜示,令僧寺必須出示周知冊,受官方驗實。其后,因日久曠廢,至正統元年(1436)十月,依行在禮部尚書胡濴之奏請,再造周知冊。然僧道衙門之統轄力既衰,防遏偽濫之實效終漸廢弛。[釋鑒稽古略續集卷三、英宗實錄卷二十三、明會典卷二二六、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第五十六、第六十四]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