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一宗之開祖。亦即開創一宗之祖師,或亦泛指創建一寺一山之祖師。古稱開祖、初祖、始祖、祖師、開山、開基。一宗之中又分多派,故對宗祖而言,一派之開祖稱為派祖。
就整個佛教而言,釋迦牟尼乃開創一教之祖,其后佛教之各宗派雖各有其開宗立說之祖,然在習慣上常尊推釋迦牟尼為教說、教法傳承之初祖。如禪宗傳承素以釋迦牟尼為西天二十八祖中之初祖,而另以第二十八祖菩提達磨為中國禪宗之初祖。又如密宗傳承中,最早將大日經、蘇悉地經傳入中國之人為善無畏,其后又有一行、不空等人致力于譯經、作疏、傳法,確立密宗教法在中土之弘傳,然在傳承上,密宗每以法身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為其初祖。另如律宗,亦以釋迦牟尼為初祖;于諸部律之中,以四分律大行于我國,故后世多將宣弘四分律最力之道宣尊為我國律宗(四分律宗)之開祖。于凈土宗傳承中,東晉慧遠于廬山結蓮社,提倡彌陀極樂凈土法門,而為中國凈土宗之初祖。
于天臺宗傳承中,雖以北齊之慧文及其弟子慧思為我國最早宣揚天臺法華教學思想者,然一般多以慧思之弟子智顗為倡立天臺一宗教觀之祖,此蓋因天臺宗之名,始自智顗棲止天臺山以為根本道場,又因智顗判立五時八教,撰著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等書,總括群籍,歸宗法華(經),而大敷教理,故世人多美稱為‘天臺大師’,而視之為天臺宗祖。于華嚴宗,陳隋間之社順總括華嚴奧旨,作法界觀、五教止觀等書,始定一宗之基礎,被尊為東土華嚴初祖。
此外,如俱舍、唯識、成實、三論等以諸論書為正依要典之宗派,多以造立論書之論師,或闡釋弘傳而光大論書之宗師為其祖,如佛陀入滅后九百年頃,世親造立俱舍論,乃肇一宗之始;佛陀入滅后九百年頃,彌勒于中印度宣講瑜伽師地論,法相唯識法門于焉弘通,后傳至我國,由玄奘、窺基師徒疏通印度各家之唯識論旨,使唯識一宗之教說于我國佛教諸宗派中卓然特立;佛陀入滅后九百年頃,中印度訶梨跋摩造立成實論,展開成實宗‘諸法皆空’之教說;而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開宗要典之三論宗,則以翻譯并弘揚此三論書最力之鳩摩羅什為中土初祖。
于一宗之中所分衍出之各大宗派,亦各有其開宗立派之祖,如禪宗之臨濟宗,以臨濟義玄為開祖,曹洞宗以洞山良價為開祖,牛頭宗以牛頭法融為開祖。于日本,曹洞宗之祖為永平道元,黃檗宗之祖為我國明代之隱元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