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1946)安徽旌德人。少受父教,有奇慧,善詩工畫。及長,更諳英、法、德、日等國語文。二十歲,任大公報編輯,后任北洋女子學堂教職。民初,居滬經商,因富于資,遂周游歐美各國,弘揚東方文化,并極力提倡仁義、戒殺。歸居香港,偶讀印光大師文鈔,頓發正信,盡棄奢華,持戒茹素。后再游歐美,于演講佛學之余,并廣搜歐美各國佛教發展資料,匯集成書,于民國二十一年(1932)出版,名為‘歐美之光’。此外,有中英對照之法華經普門品等英文譯經多種及夢雨天華室叢書等行世。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