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輸迦,梵語as/oka之音譯。又作阿叔迦樹、阿舒伽樹。意即無憂樹。學名 Jonesia asokaRoxb。屬豆科之植物,產地分布于喜馬拉雅山、錫蘭(斯里蘭卡)、馬來半島。樹干直立,其葉似槐,為羽狀復葉,長約九至二十公分,花開約六至十公分,其色鮮紅,引人注目。果實橢圓,長約二十余公分。印度文學上,常視之為瑞征。據傳悉達多太子于藍毗尼園阿輸迦樹下出生,由于母子均安,故此樹被稱為無憂樹。一般人誤以畢利叉樹(梵vr!ks!a ,菩提樹)即阿輸迦樹。[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慧苑音義卷下]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