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對確定西藏佛教大活佛轉世(呼畢勒罕)之抽簽法。高宗乾隆五十七年(1792),為使達賴、班禪等活佛轉世問題不致發生流弊或糾紛,特頒發兩金瓶(金奔巴瓶),一置北京雍和宮,一置拉薩大昭寺,凡在理藩院注冊之西藏佛教蒙、藏大活佛,如章嘉呼圖克圖、哲布尊丹巴、達賴、班禪等轉世時,均須將所尋得各靈童之姓名及生年月日,用滿、漢、藏文并繕于象牙簽上,置金瓶中,由理藩院尚書在雍和宮或由駐藏大臣在大昭寺監督抽簽決定,此后遂成定制。[世界佛教通史(圣嚴)]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