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佛教運動

助印经书 茲分印度與錫蘭、歐洲、美國、日本四地區說明。(一)印度與錫蘭:錫蘭佛教運動者達磨波羅(Ana^garika Dharmapa^la)于一八九一年在印度創摩訶菩提會(Maha^-bodhi Society),致力于整建佛跡。由于此會之努力,各處佛跡遂漸漸興復,佛教之傳道亦漸盛行。另于一九五三年五月衛塞節,復將圣地菩提伽耶自印度教徒單獨管理下,轉變為佛教徒、印度教徒共同管理之委員會,其后衛塞節遂成為紀念佛陀之國民例假日。錫蘭自摩訶菩提會成立之后,即在可倫坡設立‘錫蘭德國弘法使團’(German Dhammaduta Society of Ceylon, 巴利名為 Lanka Dhammadu^ta Sabha),派遣比丘至德國進行弘法活動。另有波拉瓦斯基夫人及奧爾高特上校所創立之佛教靈智學會(Buddhist Theosophical Society),以及馬拉拉西克拉博士(Dr.G.P. Malalasekera)所領導之全錫蘭佛教徒會議等,亦皆積極展開傳教運動。一九五○年首次在可倫坡召開世界佛教徒聯誼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后成為常設機構,繼續在各國佛教界召開會議,形成國際佛教運動之巨大推動力。

 (二)歐洲:歐洲初期之佛教研究系為夸示基督教之優越性,次要原因則基于語言學之趣味性。然其后之學術研究遂轉變為實際生活之表現。其具體表現可見于阿諾德(E. Arnold)所作之詩‘亞洲之光’(The Light of Asia),以及前文所述靈智學會等舉行之活動。一九○八年倫敦成立大英佛教協會(The Buddhist Society of GreatBritain and England),以大衛斯(Rhys Davids)為會長,一時極為活躍,其后則以洪飛瑞斯(Christmas Humphreys)為中心人物,而發展為倫敦佛教協會,發行中道雜志(The Middle Way),成為傳教布道之中心。法國方面有太虛大師所創之佛教友誼會(Les Amis du Bouddhisme),其后該會之活動乃趨于南方佛教式冥想之研習。此外該會每隔三月由胡提夫人(Madcsme Fuente)支持出版佛教思想季刊(LaPense/e Bouddhique)。德國方面,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禪學極受重視。

 (三)美國:一九四八年夏威夷大學舉辦東西哲學會議,日本以鈴木大拙、花山信勝兩博士代表出席。鈴木又于美國各地作禪學講演與指導,遂帶動美國人參禪研禪之風潮。

 (四)日本:明治初年,南條文雄、渡邊海旭、高楠順次郎等人開啟梵文、巴利文、藏文等佛教原典之研究風氣,而由古來的宗學研究之領域中脫穎而出,遂開創一新氣象。二次大戰后,學者每以比較宗教學之立場重新評估佛教之價值,此為頗值重視者。

近代佛教運動相關文章

釋門章服儀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

大乘結集

 (傳說)有數說。菩薩處胎經,佛滅后七日,大迦棄招集五百阿羅漢,令彼請十方佛世界諸阿羅漢,于閻浮提娑羅雙樹間,得八億四千阿羅漢眾。使阿難先分類菩薩藏,聲聞藏,戒律藏之三部,于其菩薩藏結集八藏云。菩薩處胎經出經品曰:‘爾時佛取滅度已,經七日七夜。時大迦葉告五百阿羅漢,打揵稚集眾。(中略)集諸羅漢得八億八千眾,來集到忍界,聽受法言。(中略)使阿難升七寶高座,迦葉告阿難言:佛所說法一言一字,汝慎勿使有缺

報像功德經

報像功德經

佛教字典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