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蘇江寧縣南之祖堂山(牛頭山之南峰)中,距離佛窟寺約八公里余。又作幽棲寺。系劉宋大明年間所建。唐貞觀十八年(644)法融于寺北之巖下建禪室,棲隱于此,寂滅后亦于此建塔,故世稱其法系為牛頭禪。后改稱祖堂寺、延壽寺(院)。其后又恢復幽棲寺之舊稱,清朝康熙六年(1667)一度重修。法融之后,牛頭宗五世智威,及其弟子慧忠、玄素等皆住于此,直至近世,法系傳至第四十七世。寺內現有金剛殿、大雄殿、毗盧殿及大小伽藍殿宇、虎爪穴、祖師衣缽塔等。其中,在大雄殿安奉光緒年間所建之三尊像與觀音像等。寺之左方有祖洞,乃昔時法融降伏蛇神之處。寺后有獻花巖,即法融宣講法華經時百鳥獻花之處。迨至清末,因受太平軍火焚毀,損毀甚鉅。[宋高僧傳卷八、卷九、景德傳燈錄卷四、金陵梵剎志卷四十四]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