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 Da^s, 1534~1581)印度錫克教第四代祖師。生于拉合爾,原名杰塔(Jetha)。在阿穆利薩(Amritsar,今印度旁遮普省西北)建黃金寺(Darbar Sa^hib,一說系五祖阿爾瓊所建),始奠定傳教之基礎,使該城成為錫克教之主要基地。達斯主張改革不合理之社會制度,如反對寡婦殉葬、反對婦女戴面紗、允許寡婦再嫁等。于傳教期間,撰有六七九首贊歌,收于錫克教經典‘圣典教書’(Granth Sa^hib)之中,于教徒誕生、結婚、葬禮時均唱此贊歌,以示對神之崇敬。晚年指定其幼子阿爾瓊(Arjun)為繼承人,自此錫克教祖師職務成為世襲。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