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1982)江蘇泰縣人,俗姓吉。十歲出家,師事文心、智光二老。二十一歲受戒,二十五歲赴安慶,依止常惺法師。民國十六年(1927)起,往來滬、常、鎮、錫各寺,宣講華嚴、維摩等經。二十年,于光孝寺創設佛學研究社。抗戰軍興,訓練救護,講仁王經三載,積勞住院;稍愈又往返滬杭,講經說法,樂而忘疲。三十七年冬,應徒孫成一法師電促,侍智老來臺。嘗于臺北、臺中講心經、金剛經等。章嘉大師董理中國佛教會時,兩度出任秘書長,并屢膺常務理監事。四十年,創建華嚴蓮社,經常演講大乘經論,惟以華嚴為主,皈依信徒以萬計。師除常主持護國法會外,并率團弘法,籌印大藏經,成績斐然。而對賑濟勞軍愛國捐款等,莫不居先領導。又曾假民本電臺,辟‘佛教之聲’,播揚佛法。四十七年掩關臺中,禮誦華嚴,閱歲始回。為報師恩,曾輯印常惺法師集。五十三年和星云、悟一共創智光高級商工職校,六十四年成立華嚴專宗學院,以成一法師任院長;六十八年復督成一擴建桃園僑愛佛堂,并創辦華嚴僑愛兒童村,收養孤兒。著有心經講義、阿彌陀經、妙慧童女經、十善業道經、佛說孛經抄、永嘉大師證道歌、釋教三字經等講話以及仁王護國經解等,后二者已列入中華大典。六十一年,將蓮社交付成一法師主持。師久患糖尿宿疾,弘法劬勞,于民國七十一年九月三日,安詳示寂,世壽八十三;塔于臺北八里觀音山左麓。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