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臺宗延歷寺三門跡之一。位于京都市東山區粟田口町。別稱粟田御所、粟田宮。天養元年(1144),行玄大僧正創建,至鳥羽法皇敕遷至今址,成為仙洞御所之祈愿所。其后慈鎮和尚再度興修,遂成為擁有廣大寺域之道場。凈土真宗開祖親鸞即于此剃發出家,故后世歷代之本愿寺法王得度時,必于此寺剃發。歷代法親王亦住于此,以繼承天臺座主之職。應仁之亂時,遭兵火焚毀,至室町末期加以修建。明治二十六年(1893),本堂、寢殿等又燒毀。二十八年修復。青蓮院宸殿之襖繪為桃山式之金碧畫。其庭園相傳系相阿彌所作。該寺之寺寶‘青不動’為平安末期之作,系現存不動圖中之最高杰作。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