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安陽縣城西北三十五公里之清涼山南麓。修定寺已毀于清末。塔建于唐代,現僅殘存塔身,高九點五公尺,為方形單層,四外壁由不同類型之模制浮雕磚鑲嵌而成,有青龍、白虎、真人、武士、金剛、力士、胡人、猛獅,花卉等七十二種圖案。構圖嚴謹,造型生動。南壁辟券門,門洞亦由浮雕磚砌成,石質半圓形門額上為三世佛造像龕,雕刻佛像、弟子、天王等九尊,佛像背后有火焰紋背光,乃屬盛唐藝術風格。造像下有唐咸通十一年(870)之草書題記。塔外壁之浮雕磚與內層磚以榫卯相套和犬牙交錯之砌筑方法連接,使塔身渾如一體。此塔造型優美壯麗,磚雕精巧雅致,為唐代磚刻藝術之珍品。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