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1721)清代律僧。江蘇武進人,俗姓唐。字宜潔,號佛庵。幼時通儒學,一日聞僧誦行愿品,因萌出家之志。二十二歲依京口嘉山自謙剃度,服勤既久,從金陵寶華山隆昌寺見月讀體受具足戒,并親近之,以研究律部。康熙二十二年(1683),與定庵德基赴杭州昭慶寺臨壇演戒,遂止于該寺主持其事,凡三十八年,每歲春冬兩期弘戒,四方僧俗翕集,受具足戒者達萬余人。三十九年罹火災,翌年興工再建,成大雄寶殿、戒壇等,寺宇輪奐一新。五十二年受賜龍藏,六十年示疾,說偈坐定入寂,享年七十七。著有梵網經菩薩戒初津八卷、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記、沙彌律儀要略述義、二部僧授戒儀式、羯磨儀式各二卷等。[大昭慶律寺志卷一、卷二、卷八、新續高僧傳卷二十九、中國佛教史卷四]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