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恐怖威力,能夠變化自在之怪物。分為善惡二種,若守護世間,或護持佛法者,如大梵天王、三十三天王、四天王、炎魔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等,盡為善鬼神;若羅剎等為惡鬼神。至于夜叉則通屬善惡兩方。然佛教一般所謂之鬼神,通常系指干達婆、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等六部鬼神。于印度古代,自吠陀時代以降,一般人甚為流行鬼神信仰,其后部分為佛教所承襲,尤以密教為然,例如由毗盧遮那法身所顯現之忿怒形諸明王即屬之。此外,金光明經中所述之諸天鬼神甚詳,此等鬼神甚受天臺宗之尊崇。宋代之行霆曾編著諸天傳二卷,以收錄諸經中所列舉之鬼神記載。[長阿含卷十二大會經、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九、守護大千國土經卷上、經律異相卷四十六]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