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臺灣嘉義竹崎鄉。創建于清光緒元年(1875),原為民間神廟,時稱玉山巖。曾遭二次震災,現有寺宇為民國六十年(1971)所重建。六十三年,信眾禮請心志法師住持本寺,翌年改寺名為香光寺。六十八年,悟因法師繼任住持。本寺設有香光尼眾佛學院,制定三藏部三年、專修部二年,研究部三年,前二部為義務教育,研究部則隨個人意愿。對信眾則設佛學研讀班,分初、中、高三級,采小班授課;又多次舉辦大專學佛營、兒童夏令營等,而于浴佛、盂蘭盆等重法會中,一并舉行信徒學藝賽、聯誼會等活動,以接引各類信眾。此外,于高雄設有分院(紫竹林精舍)。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