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日本古義真言宗別格本山。位于京都市內,面臨清瀧川,為一風景名勝之地。建于延歷年中,原稱高雄山寺。空海曾于該寺為最澄、和氣真綱以下傳授兩部灌頂。其后空海之弟子真濟一度加以修建,未久又告荒廢。至鐮倉初期,文覺再度興修。后遇應仁之亂,該寺乃再次衰頹。今所遺留者,大多為江戶建筑,所藏之佛像則多為平安初期之代表作。鐘樓之銅鐘,夙稱‘三絕之鐘’。產于溪谷之楓葉,為‘三尾’之最著稱者。本寺寺寶甚豐,例如相傳為空海所畫之大幅兩界曼荼羅二幅,然至今已嚴重損壞。又如鐮倉肖像畫之模仿繪,其代表作有源賴朝、平重盛等三幅。此外如浮雕空海像、雕刻雄勁的藥師佛三尊像、五大虛空藏、毗沙門天像等。另有密教法具之山水屏風、十二天圖、灌頂歷名(空海作)等,皆為日本佛教之至寶。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