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Gr!hya -su^tra 。古印度吠陀祭儀綱要書,與‘隨聞經’同屬吠陀輔助文獻─劫經(梵Kalpa -su^tra )之一部分。約成書于西元前四○○至二○○年間。書中詳述家庭祭之過程。此家庭祭系印度民間傳統風俗,與印度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舉凡出生、命名、入學、畢業、婚嫁、喪葬等皆有祭儀,又有臨時及定期祭之分。通常以一個終年不絕之祭火,由家長或主婦在家行祭禮,祭品有谷物、乳品、犧牲等。(參閱‘隨聞經’6354)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