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甘肅武威縣城西北二公里處。創建于晉代,經歷代重修,現存主要為清代所建牌樓、山門、大雄寶殿。后院之靈均臺高約二十公尺,上有無量殿,為明代建筑,尚存有成化二十三年(1487)所立之‘重修古剎海藏禪寺勸緣信官檀越記’碑。據傳,靈均臺原為水中小島,寺建于臺上,故有‘海藏’之稱。至清初,際善和尚拄杖募化,步行至京,請賜藏經,修藏經閣,正式定名海藏寺。寺之牌樓前額書‘海藏禪林’四字,兩旁綠柳翳天,相傳每年夏秋之初,有青煙裊裊上升為云。寺為武威重要景觀,古柏參天,清流環繞,甚有佳趣。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