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1986)廣東揭陽人,俗姓黃。年二十許,赴泰國。從北標府清水寺華僧隆源出家。民國二十三年(1934),回國赴江蘇寶華山慧居寺受具足戒,于該地學律三年后,復往泰國。以感于泰國華僧佛教之式微,乃起振興之志。其后,曾再返國參訪,并遠赴西康、西藏一帶,受諾那活佛之灌頂。且得律宗千華派十八代祖師妙公上座授記為弘律傳人。師以戒律精嚴,度生有方,故弘化成效頗著,成為泰國華僧之精神領袖。我國佛教界亦咸以‘普凈上座’尊稱之。師在泰國,極受朝野佛徒所重,泰國國王蒲美蓬曾對師敕封六次之多,其第五、六次被封為華宗大尊長與仙級大尊長,地位至高,為我國當代出家人在泰國之最獲殊榮者。曾任華宗僧務委員會主席,及曼谷普門報恩寺、北碧府洛梗普仁寺、春府是拉差普德寺等開山住持。民國七十五年九月示寂,世壽八十五。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