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八卷。清代乾隆九年(1744)厲鶚增修。寺位于浙江杭縣靈隱山。為晉僧慧理所建。嘉慶二十一年(1816)秋,寺毀于火,道光三年(1823)重建,八年落成,還靈鷲之壯觀,復名山之勝境。最初之寺志因年久而跡湮,故有續修之舉。當時翰林院之編修沈鑅彪奉命續修,遂薈萃前聞,引證時事,成云林寺續志,以補前志之未備。內容分十二門:宸音、重興、梵宇、檀樾、禪祖、語錄、藝文、墨跡、詩詠、題名、遺事、糾誤,附以禪祖補遺。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