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明代民間宗教之一。又稱東大乘教。萬歷(1573~1619)年間,河北灤州石佛口之王森所創立。自稱曾救一狐,狐自斷其尾贈之,有異香;以此號召徒眾,人多歸附,故稱聞香教,自號聞香教主,教徒遍及冀、魯、贛、晉、豫、秦、川等地。信奉燃燈佛、釋迦佛、未來佛,宣揚三期末劫、返本歸源等思想。萬歷四十一年(1613)二度入獄,后死獄中。其子好賢與徒弟徐鴻儒繼續傳教,天啟二年(1622)組織起義,徐鴻儒自稱中興福烈帝,建元‘大乘興勝’,不久敗亡。王森之子孫復將聞香教改為清茶門,代代傳習,嘉慶年間始趨衰微。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