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四卷。唐代道宣(596~667)撰于龍朔元年(661)。又作集合古今佛道論衡實錄、古今佛道論、古今佛道論衡、佛道論衡。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冊。系收錄東漢至唐初佛、道兩教論爭之記事,為我國佛道關系史之重要資料。卷甲為東漢、前魏、北魏、宋、梁、北齊等時代之佛道對論事跡,附收魏陳思王曹植辯道論、晉孫盛老聃非大賢論、晉孫盛老子疑問反訊等。卷乙為北周、隋兩代佛道抗爭事跡。卷丙為唐代佛道論爭之經過。卷丁詳述顯慶年間佛道論爭經過。大正藏所收本另附有補遺,題為‘卷丁續附’,系記述龍朔年間道士敦行真舍道歸佛之事跡。繼本書之后,唐代智升亦撰有續集古今佛道論衡一卷。此外,有關劉宋南齊時代佛、道兩教思想之異同優劣等論說,梁代僧祐所編之弘明集亦收錄不少。[大唐內典錄卷十、開元釋教錄卷八、漢書列傳第七十八、唐書藝文志第四十九]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