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東京都臺東區上野。為日本天臺宗門跡寺(顯貴出家所住止之寺院)。天臺宗三山之一。山號東睿山圓頓院。沙門天海奉德川家康之命,改川越喜多院為天臺宗之關東總本山,號東睿山喜多院。寬永二年(1625),在相當于江戶城之鬼門地方(即現址)營造大伽藍,型制模仿比睿山延歷寺,其不忍池即琵琶湖之翻版,辯才天堂即仿竹生島,并仿京都東山清水寺觀音堂造立觀音堂,移來東睿山號,并仿延歷寺之以年號為寺名,而稱寬永寺。后兼為日光輪王寺之門跡。又與東京芝公園之增上寺同為歷代將軍之靈廟,兩寺輪流行祭,并另行建筑東照宮。元祿時代,以竹之臺(今日本博物館前廣場)之中堂(琉璃殿)為中心,盛極一時。子院有三十五處,遍布上野山。明治元年(1868)因彰義隊之戰亂,寺宇多遭焚毀,僅存供奉天海與良源兩大師之慈眼堂、靈廟(于第二次世界大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