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道釋人物、佛道人物。即與佛道有關之畫(大多為人物畫)。道即道教,釋即佛教,通常亦加上儒教。一般畫題有三酸圖、三教圖、虎溪三笑圖、四睡圖。另有出山釋迦、白衣觀音、維摩、羅漢、拾得、寒山、布袋和尚、老子、張果等。歷代描繪道釋人物較著名之畫家有:唐代之張贊、王耐兒、杜庭睦,五代之胡翼、趙裔、王仁壽、董從誨、王喬士,宋代之盧象先、蘇堅、崔友諒、高元亨、王拙、王用之、李元濟、趙光輔、魏道士,元代之顏暉、王景升、張靖、許俊,清代之王國材等。[歷代畫史匯傳卷二、卷九(彭蘊璨)](參閱‘禪宗藝術’6461)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