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所造之罪業,于現世或未來世所受之果報。佛陀以其過去世之業,亦嘗受苦報,此即大智度論卷九所謂之‘九罪報’:(一)受梵志女孫陀利所謗,五百羅漢亦被謗。(二)受旃遮婆羅門女系木盂佯作腹所謗。(三)受提婆達多推山石壓傷足趾。(四)迸木刺腳。(五)毗琉璃王興兵殺諸釋子,佛時頭痛。(六)受阿耆達多婆羅門之請而食馬麥。 (七)冷風吹動則背脊痛。(八)六年苦行。(九)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還。
         
										由于所造之罪業,于現世或未來世所受之果報。佛陀以其過去世之業,亦嘗受苦報,此即大智度論卷九所謂之‘九罪報’:(一)受梵志女孫陀利所謗,五百羅漢亦被謗。(二)受旃遮婆羅門女系木盂佯作腹所謗。(三)受提婆達多推山石壓傷足趾。(四)迸木刺腳。(五)毗琉璃王興兵殺諸釋子,佛時頭痛。(六)受阿耆達多婆羅門之請而食馬麥。 (七)冷風吹動則背脊痛。(八)六年苦行。(九)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還。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