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Maha^=bodhi -san%gha^ra^ma ,巴利名同。又作大覺寺、大菩提寺。位于印度摩揭陀國菩提樹園之北門外。乃四世紀時錫蘭王所建之寺,由錫蘭遠游印度巡禮圣跡者,必經此僧伽藍。唐代玄奘西游之際,有僧徒約千人住此,學習上座部法。大唐西域記卷八(大五一·九一八中):‘庭宇六院,觀閣三層,周堵垣墻高三、四丈,極工人之妙,窮丹青之飾。(中略)諸窣堵波高廣妙飾,中有如來舍利。’又求法高僧傳卷上(大五一·五中):‘此寺初基才余方堵,其后代國王苗裔相承,造制宏壯,則贍部洲中當今無以加也。’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