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 )廣東東莞人。出身于軍旅。曾學法于諾那呼圖克圖。大陸淪陷后,徙居香港。民國四十八年(1959)赴印度之噶林邦,向旅印之西藏紅教(寧瑪巴)法王敦珠求法,蒙授‘那也東初’四級灌頂。法名為舒囊卓之贊青(意為福德法幢)。并求得大幻化網導引法及中圍法要等。返香港后,積極弘揚紅教法門。先后在香港設立金剛乘學會、三輪佛學社、敦珠精舍,并在臺灣設立金剛乘學會。除設壇灌頂、傳授毗盧七支坐法外,并印行有關藏密之各項典籍。著、譯有心經密義闡述、諸家大手印比較研究、大幻化網導引法等書。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