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hin%gu。為五辛之一。又作興瞿、興舊、興宜、形虞、形具。產于新疆和闐、西藏、印度、伊朗、阿富汗等地,為高達二公尺之草本植物。根粗如細蔓菁之根,色白,其臭如蒜,可供食用。若切斷莖枝,在斷口處會滲出液體,凝固后供作藥用,稱為阿魏藥,可驅除小蟲或除臭。又據玄應音義卷十九載,有以興渠為我國之蕓臺,實系誤傳。[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參閱‘五辛’1099)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