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五臺山臺懷鎮顯通寺東隅。為喇嘛廟,供奉文殊菩薩。初建于唐朝,明弘治五年(1492)重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均崇奉佛法,尤信仰喇嘛教,曾多次朝禮五臺山,修飾本寺。每年農歷六月十四日,傳為文殊菩薩誕辰,寺僧奇裝異服,戴鬼怪面具,隨鑼鼓節拍滿寺蹦跳,自朝至暮,游人爭相觀賞。寺后有西方殿,內設木制圓形佛壇,中央置木制大蓮花座,雕有方形佛龕,四方佛分坐其中,并設有中軸、輪盤、繩索牽制,可以旋轉,轉時花朵綻開,即見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等佛菩薩,稱為花開見佛。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