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es, Sir William; 1746~1794)英國東方學學者。通曉希伯來、阿拉伯、波斯等諸種語言。嘗任印度加爾各答高等法院判事(1783~1794),并創設孟加拉亞洲協會(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自一七八四年,凡十一年間任會長之職。氏為英國最早正式研究梵文之學者,亦為英國印度學之創始者。主張梵文、希臘文、拉丁文等語文,具有親緣性,而樹立印歐比較學上‘印歐母語’之假說。另又從事古典梵文、印度古代法典之翻譯,與比較神話學之研究。一七八九年將加里陀沙之戲劇杰作莎昆妲蘿(Sacontala)首次介紹至歐洲,予歐洲知識界極大之震撼。大文豪歌德等大為贊賞,歌德之名著浮士德中即見受印度戲曲之影響。氏晚年尚譯出摩奴法典(Institutesof Manu, 1794)。繼譯印度古代法摘要(Digest of Hindu Laws, 1800)時,惜未成即客死加爾各答。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