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三十一本山之一。位于京畿道華城郡花山。由廉居創建于新羅文圣王十六年(854),原名葛陽寺。建寺以降,歷經擴建修葺。正祖王十四年(1790)重修,落成當日,王夢見龍銜如意寶珠升天而去,故改寺名為龍珠寺。今有大雄寶殿、冥府殿、護圣殿、天保樓、極樂大圓寶殿、普信閣、曼殊室利那由陀寮十方七燈閣等,并監管七長、青龍、普光等四十八寺。寺塔所供奉之佛舍利二枚、甘露寶瓶及五色蒲團等,均傳自中國。[朝鮮寺剎史料卷上、朝鮮佛教通史、李朝佛教、朝鮮寺剎三十一本山寫真帖]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