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一卷。又稱觀無量壽經疏、觀經天臺疏、觀經疏。本書為隋代智顗就觀無量壽經所作之注釋書。(參閱‘觀無量壽佛經疏’6966)
(二)凡四卷。唐代善導著。又稱觀無量壽佛經疏、觀經疏、觀經御書、觀經御疏、觀經義書、觀疏義、觀經要義。通稱觀經四帖疏、四帖疏。若自本書之內容而言,又稱楷定疏、證誠疏、證定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冊。為觀無量壽經之注釋書。善導著作中較著名者有五部九卷,本書四卷即其中之一部,其余四部為法事贊二卷、觀念法門一卷、往生禮贊偈一卷、般舟贊一卷。
內容分為玄義分、序分義、定善義、散善義等四帖,解釋他力信仰之要義,可謂善導思想體系之核心。玄義分系說明觀經之旨義,序分義解釋觀經序文,定善義解釋十六觀中前十三雜想觀,散善義則解釋最后三觀。
本書主張一切善惡凡夫,皆可依阿彌陀佛之愿力,往生極樂凈土。以稱名念佛為正業,以讀經、禮拜、贊嘆、觀察為助業,并強調如能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于行住坐臥間不問時節久暫,皆念念不舍者,即可往生凈土;此說對后世之影響很大。
此外,一般以本書為凈土教相、教義之根本典籍。因凈影慧遠、嘉祥吉藏、迦才等諸師雖在善導之前即就觀經作疏,然皆未顯超世本愿之妙用,唯獨善導能明示佛之正意,故古今皆以本書為諸說之楷定,而稱之為楷定疏。[樂邦文類卷二、往生要集義記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