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劉宋■良耶舍譯。又稱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佛觀經、無量壽觀經、十六觀經。略稱觀經。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冊。凈土正依三部經之一。內容敘述佛陀應韋提希夫人所請,示現西方極樂凈土,并說修三福、十六觀為往生法。
唐代善導謂此經以觀佛三昧為宗,又以念佛三昧為宗。相對于凈影慧遠、嘉祥吉藏等諸師所立十六觀皆定善之說,而立十六觀之后三觀為九品之散善。又謂佛雖廣說定、散兩門之益,然佛意唯在專稱阿彌陀佛名號。又據下品下生之文(大一二·三四六上):‘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解釋無量壽經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即指十聲稱佛,遂以散心稱名為一切善、惡凡夫得往生之正定業;日僧源空即依其所說,創立日本凈土宗。
蓋此經屬于觀經之一,與觀佛三昧海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觀世音觀經等皆為同類型者,乃說觀彌陀、觀音、勢至等三圣及極樂凈土莊嚴之法。又于十六觀中,以第九阿彌陀佛真身觀為最重要之觀行,經題亦依之而立。
有關此經之翻譯,諸經錄、僧傳說法不一。于出三藏記集卷四謂,此經
之譯者不詳。梁高僧傳卷三,以此經于劉宋時由■良耶舍譯出,僧含筆受;法經錄以下之諸經錄皆沿用其說。又歷代三寶紀卷四、卷七,于■良耶舍之譯本外,另列舉東漢、東晉兩種譯者不詳之譯本。
注釋本經之著作頗多,重要者有觀無量壽經義疏二卷(慧遠)、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智顗)、觀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吉藏)、觀無量壽經疏四卷(善導)、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一卷(傳燈)、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彭際清)、觀無量壽經扶新論一卷(戒度)等,其中以唐代善導之觀無量壽經疏四卷,流通較廣。[開元釋教錄卷一、卷五、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