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

助印经书 (一)甘肅敦煌縣東南有鳴沙山,其麓有三界寺(共三寺,俗稱上寺、中寺、下寺)。寺旁石室甚多,舊名莫高窟,俗稱千佛洞。相傳始建于苻秦建元二年(366),現存最早之洞窟,其開鑿年代應為北涼(五世紀初),此后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始終建造不輟,保存至今者總計四九二窟。中有壁畫,總面積達四萬五千多平方公尺,彩塑達二千四百多尊。全部壁畫分為佛經故事與佛像兩大類,并繪出耕作、婚喪、醫卜等生活情狀,反映出中國由五、六世紀至十四世紀之部分社會生活及歷代造型藝術之發展情形。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擬加修葺,掃除砂礫,發現一室為書庫(此室外有復壁,至其傾壞,始知為書庫)。內藏書籍、碑版及其他美術品甚富,而佛經尤多,且多為唐人之手寫本,蓋系西夏兵革時保存于此者。光緒三十三年,英人史坦因(M. AurelStein)至此地搜羅寫本、圖畫、繡品等三十余箱而去,陳列于英國倫敦博物館。法人伯希和(Paul Pelliot)繼之,運藏巴黎國家圖書館者至千余卷之多。迨民國十九年(1930),始為我政府所聞,前往搜求,舉所剩余物,悉運至京師圖書館,而精好者已喪失殆盡。書庫內之書籍、經卷與碑版中,宗教方面有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各教之記載;文字方面,有漢文、法盧文、回鶻文、康居文、

古和闐文、龜茲文、西藏文等。其內容,上自經史正典,下至里巷小說、小曲曲譜之流,無不兼容并蓄,不僅為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之佛教藝術寶庫,亦為我國文化之珍貴寶藏。(參閱‘敦煌石窟’4964)



 (二)指河北房山縣石經山之石經洞,亦稱千佛洞。(參閱‘石經’2134)

 (三)指龜茲千佛洞。又稱克孜爾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縣之東五十公里,即木札特河之北岸,東西綿延二公里,共有石窟三群及二百多座石洞,開鑿年代由四世紀迄八、九世紀。此處石窟以長方形洞窟居多,乃仿自印度支提堂而建造。佛像大多為塑造,壁畫之色彩十分鮮艷,以粉紅、黃、白綠、鮮藍為主。壁畫之內容除以佛教

為主題外,尚摻雜世俗之人物、風俗、裝飾、花紋等形態,大多受印度犍陀羅、希臘、波斯薩桑等壁畫風格之影響。以佛教為主題之壁畫,多以佛傳及本生圖為重點,如說法圖、涅槃圖、荼毗圖、分舍利圖及燈明王本生、舍身飼虎圖等,此為龜茲壁畫之最大特色。



 (四)指吐魯番之貝沙克魯克千佛洞。貝沙克魯克,意為‘具有美麗裝飾之房屋’,開鑿于流經火焰山山麓之木頭溝河西岸斷崖上,連同上游之石窟,共有五十七窟。此處石窟大都開鑿于九、十世紀,洞窟形式多模仿龜茲之長方洞及方形洞。壁畫多半描繪授記之誓愿圖,及各種變相圖。此外,有以供養者自居之維吾兒貴族、摩尼

教圣者、景教教徒之壁畫,內容極富變化,一般通稱為回紇樣式,深具藝術價值。

 (五)指庫車附近之庫木吐喇千佛洞。與龜茲洞窟同享盛名,約有一百座石窟寺院,其中大部分為開鑿于七世紀之方形窟,窟頂飾以庫車特有之孔雀羽狀圓蓋,周圍并列置模仿印度三段屈法塑造之菩薩群像。洞中多為中國

樣式佛像,衣裳飄揚、姿態自然,充分顯出唐畫之精湛技巧。壁畫之主題,有大畫面之經變圖,及中國式之山水圖等,尤以涅槃洞、飛天洞及金翅鳥洞最具代表性。至于中國式壁畫之

制作年代,分別為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武宗會昌三年(843)、昭宗乾寧元年(894)。

 此外,尚有位于庫車東方之辛辛千佛洞,及北方之庫茲卡哈千佛洞(約四十窟),其壁畫和塑像多為西域及中國樣式之風格。

千佛洞相關文章

釋門章服儀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

大乘結集

 (傳說)有數說。菩薩處胎經,佛滅后七日,大迦棄招集五百阿羅漢,令彼請十方佛世界諸阿羅漢,于閻浮提娑羅雙樹間,得八億四千阿羅漢眾。使阿難先分類菩薩藏,聲聞藏,戒律藏之三部,于其菩薩藏結集八藏云。菩薩處胎經出經品曰:‘爾時佛取滅度已,經七日七夜。時大迦葉告五百阿羅漢,打揵稚集眾。(中略)集諸羅漢得八億八千眾,來集到忍界,聽受法言。(中略)使阿難升七寶高座,迦葉告阿難言:佛所說法一言一字,汝慎勿使有缺

報像功德經

報像功德經

佛教字典推薦文章

Zola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大悲咒因何叫大悲咒?

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  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對應一種化身。全文大意是: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愿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

全文大悲咒全文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無·阿唎耶。

文殊菩薩五字心咒原文

  嗡 阿 拉 巴 扎 那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