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西藏名Jo-khan% 。位于西藏拉薩市中心。又作大召寺、珠甘寺、□郎。唐代文成公主設計,而由棄宗弄贊之另一妃子尼泊爾公主墀尊(Bhr!kut!i,波利庫姬)所建造,歷代屢有擴建。建筑式樣頗具唐代風格,有高四層之銅質餾金樓閣五座。正殿供奉文成公主由長安攜往之釋迦牟尼像,各殿有棄宗弄贊、兩公主之塑像及佛像、壁畫等。明、清以降,拉薩之正月傳召法會均在此舉行。寺頂之‘金鹿與輪回’,乃本寺之標幟;金鹿為菩薩化身,雙眼凝視輪回,象征傾聽大乘佛法之奧理。寺門外有唐穆宗長慶三年(823)所建之‘唐蕃會盟碑’,其上鐫刻漢、藏二種文字。碑側有古柳一株,傳系文成公主所植,稱為唐柳、公主柳。寺內保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