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又稱占察善惡業報經、地藏菩薩業報經、地藏菩薩經、大乘實義經、漸剎經。隋代菩提燈譯。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冊。系地藏菩薩為生于末世之求善法者,應佛命而說之法。上卷詳說占察善惡業報之法,下卷闡述大乘實義。即用木輪相以占察此人在宿世善惡之業及現世之苦樂吉兇等事。其作法,乃將十善十惡分別刻在一小木片上,并寫上身口意之名,畫上長短深淺粗細之畫,以及一至十八等數字,投于凈物上,以其所現文字占卜吉兇。下卷所述大乘實義之觀法,謂欲向大乘者,須先知所行根本之一實境界,學習之方法有唯心識觀及真如實觀二種觀道。若能依此信解進趣者,應修凈土往生法。自隋代以來,依據本經而行滅罪之法者甚多,足知我國民俗與佛教思想相結合之一斑。惟歷來此經被視為出處不明之偽經,至唐代之大周刊定眾經目錄與開元釋教錄始視為真經而收錄之,傳布頗廣。明代之智旭著有占察經玄義一卷、占察義疏二卷、占察行法一卷,皆為本經之注疏。[歷代三寶紀卷十二、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十、大乘起信論之研究]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