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名)在浙江天臺縣北天臺山中。山有三寺,在頂曰福林,在腰曰國清,在麓曰修禪。國清具名景德國清寺。隋文帝開皇十八年,敕為智顗禪師所創建。初智顗夢巖崖萬重,側有滄海,渺無涯際,泓澄在其下。一僧來伸手導顗登山,覺后語門人,皆答以會稽天臺山。因而陳大建七年,遂入此山,隋開皇十七年,于此示寂。翌年,文帝敕為顗創建一宇,名為天臺山寺。大業元年,煬帝賜國清寺額。唐宋元明,皆敕重修,清康熙十二年亦有敕再修,賜住僧紫衣。今大雄殿、普門殿、三隱堂、智者大師塔所等,結構極壯麗,境致幽勝,適于修禪,真震旦之名剎也。案國清為天臺宗之本山。唐一行嘗于此學算。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內容記述法服之材質、裁縫及補浣等法。分為制意釋名、立體拔俗、勝德經遠、法色光俗、裁制應法、方量幢相、單復有據、縫制裁成、補浣誠教、加法行護等十篇。 本書論法服之材質,于絹、布二種中,以布為如法者,此乃南山律宗之規矩。蓋因佛教尚慈悲而戒殺生,若以蠶絲作法服,則有違拔濟之心,故屬不如法。注疏有元照之應法記一卷。[道宣律師感通錄]